解决方案

我们将尽快与您取得联系!
或发送邮件至marketing@atic-cn.cn咨询。
*姓名
*城市
*电话
*邮箱
*公司
*职位
*需求产品
*研究课题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
2024.12.02

本次特别分享的是由上汽创新研究开发总院投稿的“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的用户论文。该论文已被2024年度艾迪捷CAE&MBD仿真用户大会收录,荣获“优秀论文”,分享已获得作者的授权。

摘要

本文通过一维仿真的方法,分析不同工况对汽车空调性能的影响。在GT-SUITE软件中建立空调系统一维模型后,改变压缩机转速、冷凝器空气侧流速和温度、以及蒸发器空气侧温度、湿度和流量,定量分析空调的系统性能变化,空调系统性能由压缩机排气压力、耗功、制冷量和COP描述。并将各个工况边界与热力学边界相关联,在T-s图中更直观地定性探讨边界工况对空调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压缩机转速、冷凝器空气侧温度的提升对应到卡诺循环平均吸热温度提升,导致功耗增加和COP下降;冷凝器空气侧流速下降对应卡诺循环平均吸热温度下降,使得功耗下降和COP提升;蒸发器空气侧温度、湿度、流量提升,热负荷增加,故功耗提升,对应到卡诺循环平均放热温度提高,COP上升。


关键词

汽车空调、性能、一维仿真、GT-SUITE


0 引言

在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汽车的能量管理问题日益凸显。而应对汽车能耗问题,车用空调领域解决的途径就是提升空调系统性能。诸多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耿杰[1]结合一维和三维软件,进行空调系统性能和客舱舒适性分析,达到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的目的。曾国文[2]首先明确汽车空调的热负荷,进而根据热负荷设计匹配空调的关键零部件,最后通过制冷和结霜实验进一步验证该空调系统的性能。张楠[3]以客车空调作为研究对象,利用一维仿真软件KULI对空调系统进行建模,并得到某些工况下的计算结果用作三维仿真的边界继续研究。高家兴[4]建立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冷凝器、热力膨胀阀、蒸发器的数学模型,并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分析冷凝器和蒸发器入口温度、流量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他的研究结果也为本文的仿真研究提供理论支撑。黄宇杰[5]等人利用KULI软件分析制冷剂R134a、R1234yf和冷凝器、压缩机相关边界对带回热器空调系统的影响,从结果看R134a的表现较好。Yogendra V. Kuwar[6]分析使用制冷剂R1234ze的空调系统性能,评估结果认为R1234ze和R134a物理性质相似、且前者更绿色环保,因此低负荷时前者取代后者有很大可能性,高负荷时需要再进行探究。Alkan Alpaslan等人[7]利用试验分析评估了可变排量压缩机(VCC)和固定排量压缩机(FCC)对空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可变排量压缩机的空调系统㶲损更低。Hsiang-Kai Hsieh等人[8]在冷凝器外侧布置蒸发冷却垫(ED),主要作用有两个:其一是冷却进入冷凝器侧的空气,提高冷凝器侧的散热能力;其二是相比喷水冷却不会腐蚀冷凝器表面;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情况下,可以提升空调系统COP达7.76%。Salma Khatoon等人[9]布置了一种双蒸发器制冷空调系统;具体是工质经一级节流后开始分流,其中一支进入一号蒸发器制冷,另一支进入工质罐冷却到饱和液后再次经过二级节流,而后进入二号蒸发器制冷。双蒸发器循环的出现是在满足汽车多功能制冷需求的情况下,减少冗余部件,降低汽车能耗做出的选择。李维伟[10]在他的研究中说明不同工况的空调能耗对整车能耗影响也较大,因此要理清不同运行工况下空调的能耗表现。


车用空调的实际使用场合十分复杂,不同的使用工况会存在各种压缩机工作状态、蒸发器和冷凝器端进风,进而影响空调的耗功、制冷量、工作效率(COP)等性能表现。此外,实际制冷循环是一种热力逆循环,而任意逆循环的理想循环都是逆卡诺循环;逆卡诺循环的工作效率可以通常可以用“平均温度”的概念进行热力学评价,因此实际制冷循环的工作效率也可以类比采用该方式。故本文就车用空调中的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相关边界条件对系统性能的影响进行仿真分析;并引入“平均温度”的概念进行探讨和趋势分析,力求为车用空调系统开发和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1 仿真模型与热力学评价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

1.1仿真模型


模型的建立基于以下假设:(1)制冷剂在管道内部一维方向流动,流动状态沿管长方向变化;(2)空气垂直、均匀掠过换热器;(3)制冷剂在管道、压缩机、膨胀阀中,与外界没有热交换。


根据空调制冷系统的布置,建立空调系统一维模型,如图1.1所示。模型中主要包括压缩机、冷凝器、热力膨胀阀、蒸发器和管路五个模块[11]。


压缩机主要是将来自蒸发器的低温、低压的过热工质压缩为高温高压的状态送入冷凝器。该模块的输入主要是压缩机的转速、压比、进出口状态和效率构成的工作map。


冷凝器主要作用是利用空气将高温、高压的过热工质冷凝为高压中温的过冷工质。该模块的建立主要是几何尺寸、换热性能和阻力信息。几何尺寸包括微通道的尺寸、数量和管数流程;翅片的形状和尺寸。换热信息主要包括温度、流量和换热量。阻力信息主要包括流量和阻力曲线。并结合换热因子和阻力因子调整模型。

热力膨胀阀的作用是将来自冷凝器的过冷工质进行节流降压,产生低温低压的工质,并送入蒸发器进行吸热制冷。其输入主要包括四象限的感温包压力-温度曲线、开度-压力曲线、流量-开度曲线。仿真中读取蒸发器出口的工质状态来控制系统的工作。

蒸发器主要作用是利用低温、低压的制冷剂吸收空气中的热量进而进行制冷。建模过程与冷凝器相似。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

图1.1 空调系统一维模型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3)

1.2模型验证


表1.1是台架空调系统测试时采用的工况和边界,变量是冷凝器的进风温度,设置在32-41℃之间。


表1.1 文献中试验边界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4)


本文以上述边界为输入进行仿真,并将结果与试验值进行对比。结果如图1.2所示。可知两者结果数据相差较小、且趋势相近,故模型可靠,可以进行后面的仿真分析。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5)

图1.2 仿真与试验结果对比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6)

1.3 热力学评价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7)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8)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9)

图1.2 卡诺循环T-s图


制冷循环是一个经典的逆循环,考虑到理想的制冷循环是变热源的逆循环,因此理想的制冷循环工作系数需要用平均温度来描述: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0)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1)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2)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3)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4)

图1.3 制冷循环T-s图


2 仿真与热力学分析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5)

2.1 压缩机转速的影响


如图所示,图2.1(a)为压缩机出口压力随压缩机转速的变化关系。图中可以看出,压缩机转速从4500rpm升高到7500rpm时,压缩机出口压力从14.3bar上升到15.55bar;随之变化的是压缩机耗功从1.73kW增加至3.02kW,见图2.1(b)。图2.1(c)是空调制冷量随压缩机转速变化关系,制冷量由4.19kW升高到5.07kW。图2.1(d)所示为空调系统COP随压缩机转速变化关系,可以发现COP从2.42降低至1.68。这主要是由于压缩机转速的提升会增大单位时间内系统的有效制冷剂质量,同样时间内进入压缩机的气体增加,因此会增大排气压力和温度,进而通过冷凝器散失更多的热量,从而提高制冷量。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6)

图2.1 压缩机转速对空调系统影响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7)

2.2 冷凝器空气侧的影响


2.2.1 冷凝器空气侧温度的影响

本节分析冷凝器空气侧温度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冷凝器空气侧温度由32℃升高到48℃。如图2.2(a)所示,压缩机出口压力随之从12.54bar上升到18.24bar。如图2.2(b)所示,压缩机耗功随冷凝器空气侧温升从2.31kW升高到2.93kW。如图2.2(c)所示为空调系统制冷量随冷凝器空气侧温变化,该值从5.13kW降低至4.55kW。如图2.2(d)所示,空调系统的制冷系数从2.22降低至1.56。主要是冷凝器空气侧温度升高,想要通过冷凝器向外散热就需要制冷剂有更高的温度,因此需要更高的压缩机排温和排气压力,压缩机耗功随之增加。也正因为此,蒸发器产生制冷量会更加困难,也导致COP的降低。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8)

图2.2 冷凝器空气侧温度对空调系统影响


2.2.2 冷凝器空气侧流速的影响

本节分析冷凝器空气侧流速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冷凝器空气侧流速由2.28m/s升高到3.42m/s。如图2.3(a)所示,压缩机排气压力随冷凝器空气侧流速增加而降低,从15.20bar降低至13.99bar。压缩机耗功随之从2.6kW下降至2.48kW,如图2.3(b)所示。图2.3(c)所示,空调制冷量随冷凝器空气侧流速升高从4.84kW升高至4.98kW。空调系统制冷系数变化如图2.3(d)所示,该值从1.86升高至1.99。冷凝器空气侧流速的升高,可以认为是相同时间内冷凝器空气侧可以提供更多的冷量。这有利于制冷剂通过冷凝器的散热。因而随着空气流速增大,对流经冷凝器的制冷剂温度需求更低,所需的压缩机排温和排压越低,压缩机耗功减少。并且冷凝器的散热条件越好,膨胀阀的温度更低,制冷量更高,从而COP增大。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19)

图2.3 冷凝器空气侧流速对空调系统影响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0)

2.3 蒸发器空气侧的影响


2.3.1 蒸发器空气侧温度的影响

本节描述蒸发器空气侧温度从28℃升高到42℃对空调系统产生的影响。从图2.4(a)可以发现,压缩机排气压力随之从15.20bar升高至16.92bar。如图2.4(b)所示,压缩机耗功随蒸发器空气温度升高由2.6kW变化到3.12kW。如图2.4(c)所示,空调系统制冷量从4.84kW变化至6.70kW。以上导致图2.4(d)所示的空调制冷系数由1.86升高至2.15。蒸发器侧空气温度升高主要导致空调系统制冷负荷增加,如此需要更大的压缩机排气和排温,进而增大压缩机的耗功。制冷负荷反映到蒸发器就是空调系统的制冷量增大。此外蒸发器空气侧温度的升高更有利于制冷剂从空气中吸热,因此会增大空调系统COP。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1)

图2.4 蒸发器空气侧温度对空调系统影响


2.3.2 蒸发器空气侧湿度的影响

本节描述蒸发器空气侧相对湿度从25%升高到37.5%对空调系统产生的影响。如图2.5(a)所示,压缩机排气压力随之从15.20bar升高至15.59bar。如图2.5(b)所示,压缩机耗功由2.6kW升高至2.73kW。如图2.5(c)所示,空调系统制冷量从4.84kW升高至5.27kW。如图2.5(d),空调制冷系数由1.86升高至1.98。蒸发器侧空气相对湿度升高,表征湿空气中的水蒸气过热度更大,即湿空气的焓值更大,因此想要冷却该湿空气需要更大的制冷量。这同样导致空调系统制冷负荷增加,也就是制冷量更大。同样需要提高压缩机排气和排温,带来更大的压缩机耗功。蒸发器空气侧湿度的升高也会向制冷剂提供更多的能量,因此会增大空调系统COP。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2)

图2.5 蒸发器空气侧湿度对空调系统影响


2.3.3 蒸发器空气侧流量的影响

本节描述蒸发器空气侧流量从530kg/h升高到795kg/h对空调系统产生的影响。如图2.6(a)所示,压缩机排气压力随之从15.20bar升高至15.90bar。如图2.6(b)所示,压缩机耗功由2.6kW升高至2.82kW。如图2.6(c)所示,空调系统制冷量从4.84kW升高至5.61kW。如图2.6(d),空调制冷系数由1.86升高至1.99。蒸发器侧空气流量升高,即相同时间内需要被冷却的空气量增大,表征对蒸发器空气侧进行冷却需要更大的制冷量。这会导致空调系统制冷负荷增加,即制冷量更大。这需要提高压缩机排气和排温,带来更大的压缩机耗功。蒸发器空气侧流量的升高也会向制冷剂提供更多的能量,故增大空调系统COP。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3)

图2.6 蒸发器空气侧湿度对空调系统影响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4)

2.4 热力学分析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5)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6)

图2.7 压缩机转速、冷凝器空气侧温度

对制冷循环T-s图的影响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7)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8)

图2.8 冷凝器空气侧流速对制冷循环T-s图的影响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29)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30)

图2.9 蒸发器空气侧温度、湿度、流量

对制冷循环T-s图的影响


3 结论

本文重点研究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的性能。仿真分析压缩机转速,冷凝器空气侧风温、风速,蒸发器空气侧风温、湿度、流量对空调系统性能的影响,这些性能包括压缩机的排气压力、压缩机耗功、制冷量和COP。进一步分析这些因素和影响背后的热力学原理,得出结论如下:


(1)压缩机转速从从4500rpm升高到7500rpm时,压缩机出口压力从14.3bar上升到15.55bar,压缩机耗功从1.73kW增加至3.02kW,制冷量由4.19kW升高到5.07kW,COP从2.42降低至1.68。虽然制冷量提升,但是压缩机排气压力、功耗升高以及COP降低,因此需要合理调控其他边界,缓解压缩机转速提升;

(2)冷凝器空气侧温度从32℃升高到48℃。压缩机出口压力从12.54bar上升到18.24bar压缩机耗从2.31kW升高到2.93kW,制冷量从5.13kW降低至4.55kW,空调系统的制冷系数从2.22降低至1.56。

(3)冷凝器空气侧流速由2.28m/s升高到3.42m/s。压缩机排气压力从15.20bar降低至13.99bar。压缩机耗从2.6kW下降至2.48kW,空调制冷量从4.84kW升高至4.98kW。空调系统制冷系数变从1.86升高至1.99。

(4)因此要合理布置车前舱结构,改善冷凝器端工作条件。且由结果可以看出改善冷凝器端的温度条件,效果要好于改善冷凝器端的风速边界。

(5)提升蒸发器的温度、湿度和流量会引起压缩机排气压力、耗功、制冷量和COP不同程度得上升。因此在优化空调系统性能时,蒸发器端的因素优先级较低。

(6)文章分析得出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相关边界对空调系统的影响趋势,将结果汇总在表1.1中,这为空调开发和运行提供规律指导。


表1.1 空调性能变化汇总

优秀论文:基于GT-SUITE的变工况下车用空调系统性能分析(图31)


(7) 空调系统的相关工况可以与热力学第二定律中卡诺循环相关联。边界的影响可以映射到卡诺循环概念中高、低温热源温度的变化。压缩机和冷凝器端可以与高温热源大小对应、蒸发器端与低温热源大小对应,这为后续空调系统的边界调控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耿杰.汽车空调系统耦合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6.

[2]曾国文.汽车空调制冷系统匹配计算及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3]张楠.汽车空调系统仿真优化及舒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7.

[4]高家兴.汽车空调系统性能仿真与制冷剂充注量的研究[D].辽宁科技大学,2018.

[5]黄宇杰,苏林.基于KULI的带回热器的R134a与R1234yf汽车空调系统仿真分析[J].能源工程,2018,(03):48-52.

[6]KuwarV Y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ecofriendly R1234ze(E) refrigerant in an automotiv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J].Heat Transfer,2023,53(2):472-494.

[7]Alpaslan A ,Sait M İ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s of compressor typ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an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using R1234yf[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2023,15558-66.

[8]Hsieh, Hsiang-Kai, and Tun-** Teng. "Research on evaporative cooling to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153 (2023): 48-57.

[9]Khatoon, Salma, and Munawar Nawab Karimi. "Thermodynamic analysis of two evaporator vapor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 system with low GWP refrigerants in automobil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ir-Conditioning and Refrigeration 31.1 (2023): 2.

[10]李维伟.纯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建模与能耗占比分析[D].吉林大学,2020.

[11]王伟民.汽车CAE工程师从入门到精通系列 GT-SUITE整车能量管理仿真分析与实例解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23


需要服务或支持?
与艾迪捷携手 共筑价值平台